古代民间风水故事

风水大师 2 0

是中国人都知道,风水之术在中国的古时候是最流行,很多人都敬仰它,因此在中国古时候的民间总是流传着一些大大小小的风水故事,现在就跟着小编来看看这古代民间风水故事吧!

古代民间风水故事

古代民间风水故事

据《太平广记》卷140记载,唐朝时,苏州吴县有一个叫汪凤的人,家住在离码头不远的地方。他家中经常发生怪异之事,十多年间,妻子、儿女、奴婢、仆人死亡殆尽。汪凤怀疑是他家宅地不吉利的缘故,就把宅子卖给了同乡盛忠。

盛忠不信这个邪,安安心心地住了下来,谁知仅五六年的时间也家破人亡,亲戚凋零了。盛忠害怕了,折价欲卖其宅。四邻八舍都觉得这不是一处好宅地,没人敢买,结果很长时间也没有卖掉。

县衙有个小吏张励,平日横行乡里,为所欲为,人们都以与他交往为耻。他每天去县衙公干都要路过盛忠宅前,有天看到有两道箭竿粗细的青气从盛忠内宅冒出,直冲云天,以为有珠宝藏于其内。

得知盛忠要卖宅地后,他就买了下来,立即迁入,早晨再看,依然有两道青气上升。为得珠宝,他在发气之处拼命地挖,深达六七尺时见有一圆型石盘,下有一石柜,精雕细刻,工艺精美。柜缝用铁汁浇固,又加石灰密封,外用铁链加固。石柜四面都有七方朱印,印方似篆非篆,不知所云。张励以为找到了宝物,用重锤砸开石柜,柜里有一个铜釜,上覆铜盘,铅锡固缝,印有九方紫印,印文如古篆。张励揭去朱印,打开铜盘,忽有大猴跳出,倏忽间不知所向。再看釜中仅有一方石铭,上写祯明元年七月十五日,茅山道士鲍知远囚猴神于此。其有发者,发后十二年,胡兵大扰,六合烟尘,而发者俄亦族灭。祯明是南唐陈后主年号,祯明元年即公元587年。

根据铭文推算,张励挖掘石柜时为唐天宝二年(743),距埋石柜时已有一百五十六年,过了十二年,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叛唐,应所谓胡兵大扰,六合烟尘之语。第二年,张励家遭到了灭族之祸。

有意思的是张励明知是凶宅,却不请术士修禳,而是心存侥幸,以为可以大发横财。俗话说一福压百祸,无福忌讳多。张励平日作威作福,是不是自以为有福之人呢?此事虽属荒诞,但对那些贪得不义之财的人却具有惩戒作用。

古代民间风水故事趣谈

一、宋朝三苏风水趣事:

三苏是中国宋代闻名于世的才子之家,他家在四川省乐山市仁寿县境内,在他的祖上也有一则有趣的风水故事,苏洵苏老泉的祖父当时是一个出家人,号白莲道人,他有一个至交朋友叫蒋山,是当时著名的风水师,蒋山每两年遍游名山大川一次,寻龙布穴,回来后都要到白莲道人的道观中静养修行。有一天,蒋山正与白莲道人下棋,突然蒋山问道你想得风水宝地吗?白莲道人还没有开口,蒋山又接着说道这次我云游回来,寻得两块风水宝地,一块地可以大富比石崇,另一块地可以大贵于天下,做到宰相,这两块地我只能送你一块,你自己选吧。白莲道人想了一下说道我是半路出家,家中还有儿子在读书,不想奢求什么富贵,只要子孙贤能就心满意足了。蒋山想了想道这两块地均不适合,不过前次在彭山县的象耳山,寻到一块佳地,会出盖世的文章秀士,我就把它献给你吧,明天一早我们就启程去看看。白莲道人听后心中很高兴。于是,第二天天刚破晓,两个人就出发了,经过十几天的路程,来到了彭山县象耳山的风水穴位之处。此地四山环抱,来龙如大将军出阵,匹马单刀,贪狼峰起龙顶,绿油油的小树秀丽动人,明堂开阔,前面案山层层相朝,向上一支文笔秀峰,直插云端,一勾小溪水从林间曲曲而来经向上而消于左后方,站在山峰上一声轻啸,空峪震荡,声音清澈幽旋,久久在峪中回荡。穴场在山峰顶端,大背葬法的常理(在风水术语中称‘顶天穴’),穴位处略开一米来大的小窝,四面青草依依,微风悠扬,白莲道人的衣带随风漂荡,他见此景心中好不高兴,但又叹道穴高只怕八白摇。地师蒋山见状已知他的心意,于是蹲下身去从袋里拿出一盏油灯,用火材点燃后轻轻地放在那个穴口,虽然四面来风,但灯火纹丝不动,蒋山手指放灯之处说道此处就是佳穴之位,一步也不能离开,葬在这里你家才能出文章盖世之士,其余地方均不能成穴,不信你就试试。白莲道人为了稳当,就在自己认为可以立穴的地方,用油灯反复地测试,灯火均会被风吹灭,此时他才真正地叹服蒋山高超的风水之术。一年过去了,白莲道人的母去世了,他就将其葬在蒋山所点的穴位中。不久,蒋山又来到道观,并与白莲道人一起再去考证他母亲的坟墓,蒋山看后叹道你这还有一点小的差误,我帮你纠正一下。于是,蒋山就做起自己的法事来,并在坟头的左边添了不少土。事过几年,白莲道人的儿子苏洵就以文章出仕了,并连出了苏轼、苏辙。他们都是以诗词歌赋名振天下,在唐宋八大家中,仅苏家就占了三位,这个油灯定穴的故事,至今还流转于四川各地。

这说明风水术在中国民间与朝廷中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在风水的诱惑与风水先生的指引下,即便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白莲道人也不可能无动于衷,他虽说不为子孙富贵,但求子孙贤达,而这只不过是他掩饰自己,以免被世人看轻。但他此举却为中国文坛推出了三位巨才,其贡献也是很大的。当然,除了风水的作用外,那就是三苏平时的艰苦努力与他们所赋有的特殊天分,才使他们成为傲世之才。

二、*宅的外应:

如果说白莲道人渴求佳穴还有一点羞答答的话,那么,蜀中士子杨巨源对于*宅风水的追求就是肆无忌惮、迫不及待了。

蜀中宣抚司参议杨巨源家中死了母亲,请了一位当地有名的地师,地师给他讲在秋防原之侧的马岭关下有一吉穴,山势其险,来龙如万马奔腾,堂局似疆场布阵,穴结高山悬壁之中,犹如壁上挂灯,向上仓板田起浪,案山远秀,左旗右鼓,葬后若在堂局之中,有兵马金鼓之声,乃为尔的吹阵之势,则提升就会很快了;如果出现交战之情,那此穴会有小差冷退之势,定然在不久有丧身之忧。杨巨源不顾山路险阻,竟然为了富贵亲自背着母亲的尸体登山,并把母亲葬在了那个壁上挂灯的穴位中,杨巨源对这块地充满了希望,把自己兴旺发达寄托在坟茔中,幻想母亲的在天之灵能保佑他变化发迹。过了一年多,四川宣抚吴曦出师于河池,行军路经此处,就屯兵于马岭山下的明堂中,清晨士兵起来晨练,则金鼓其鸣,声传万里,巨源心里暗暗高兴,并赞叹地师之言甚准,士兵在演练的过程中,突然从旁边的树林从串来一条大蛇,伤了两名士兵,众人冲将过去一阵打杀,血溅四野,狼狈不堪,军阵也乱成一团。巨源叹息,此乃天意也。后来,吴曦举兵造反,杨巨源帅人以谋诛之,朝廷下旨封奖杨巨源,职通判资序而兼四川宣抚司参议,此人个性直爽,不惧权宦,冒犯当时的宰相安丙,安丙用计使其就犯,并派遣傅桧灭杀杨巨源于大安军城下。这正应了此穴有小差,见血光而有丧身之祸。

三、巧得风水宝地:

福建莆田有一位名叫柯四的人,他心地善良,忠诚厚道,时常布施,他在一小镇上开了一家米铺,聊以度日。有一次,有一位当地富翁请了一位远近闻名的风水师为其寻地,经过几个月辛苦地寻找,终于在当地的一座山上寻得一个佳穴,这位风水师就夜卧穴中,听其天意的呼唤,睡梦中见土地神呵斥于他说:这个穴位是柯状元家的祖坟之地,你不能引他人侵入,速速迁移,否则大灾将至。风水师把夜梦土地神之事告诉了主人,并为他们另寻了一块吉穴葬亲。事情完后,风水师就向主人打听了柯姓之家的去路,并朝柯四的米铺走去,风水师开门见山地问柯老板家有无葬地?柯四一听,心中一惊问道先生何以知道?风水师笑曰土地神所示柯四说道我父去年去世,尚在浅土之中,没有寻到一个可以安葬父亲遗骨之地,所以还不能让他老人家入土入为安,我与家人也在忧心之中。于是风水先生就把那块佳穴之地告诉了柯四,并为其择日迁葬,此地是一个凤凰展翅之形,两肋内有两个天然水池,而成养护荫龙之水,穴点在凤凰嘴上,左右两翼横张,峰峦起伏,前面案山成三台星之形,明堂宽阔而无明见之水放光,堂气萦绕,罗城紧敛。风水师说此地葬后不几年就会出状元。柯四有一儿子,名叫柯潜,聪明绝顶,幼习诗书,葬后第五年在明景泰辛未年(1451年)中状元,仕至翰林侍读,果应状元之论。

柯四本是小户人家,并不敢奢望家里出什么状元,成为富贵之家,可是到了天意应该柯家发达之时,他不想要风水宝地,风水却找上了他。

民间风水龙脉的故事

对唐朝人来说,那时注定是多事之秋:安史之乱还没平定,回鹘又杀出来个骨力裴罗,先平西域,再破突厥,然后独霸草原和大漠,虎视眈眈瞧着中原这块肥肉。彼时唐肃宗在位,光收拾烂摊子就够手忙脚乱了,根本无力应付来自边疆的威胁,嘬了几天牙花子,决定把闺女送出去给骨力裴罗做老婆。这也符合汉唐两代的一般规律:男人不行就换女人,打不过人家就和亲,通过做老丈人或者大舅哥的方式换和平。

把闺女送出去之前,唐肃宗派了一批人到回鹘出差,实际上是做考察,摸摸骨力裴罗的底细。考察团里有位奇人,一路上东张西望,见个小山包就爬上去,用土圭测日影,用罗盘定方向,还在纸上画些莫名其妙的符号。领队的表扬他.说军事勘测很重要。那人说得了吧,什么军事勘测,我在找龙脉呢。原来他是位风水先生.

该风水先生回到长安,向唐肃宗汇报说,经过他精心勘测,终于发现了龙脉所在,就在大漠之南,一座名叫福山的小山丘,只要毁了这坐小山丘,回鹘的王气就散了,骨力裴罗就完了。唐肃宗大喜,吩咐送亲的人一定要找到福山,把它搬回来。后来送亲队伍果然找到了福山,用火烧,用醋灌,把它分解成一块块,装车运了回来。后来骨力裴罗果然死了,回鹘走向低潮,边疆威胁解除了。

不管这个故事是不是属实,都可以写进风水书里.作为一个案例来讲。因为它能证明风水很神,很有用,很有历史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