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数详批

红楼梦中的贾母为啥要问宝琴的生辰生辰?

紫微斗数 1 0

薛宝琴进入荣国府,贾母对她的宠爱人人尽知。在旁人看来,宝琴容貌出众、性情温和,联句、制谜时又大放异彩,的确堪配宝玉,二人宛如一对金童玉女。那麽贾母的想法呢?

当时正赶上一场大雪,众人在大观园尽情玩耍,之后来到贾母房里用餐。薛姨妈赶过来,与贾母交谈甚欢,凤姐又插科打诨,祭出拿手的单口相声,让众人齐齐笑倒在炕上。

红楼梦中的贾母为啥要问宝琴的生辰生辰?

宝琴立雪

贾母对“宝琴立雪”印象很深,夸赞她比画上还好看,并向薛姨妈详细询问她的年庚生辰和家庭境况。在当时,打听闺中女子的生辰生辰,往往带有特殊的意图。

薛姨妈估摸着是要给宝玉求配,但贾母态度模糊、没有明说,她只能半吐半露:“可惜这孩子没福!她倒是见过世面,她父亲因各处有买卖,带着家眷这省逛一年,明年那省逛半年,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那年在这里,把她许了梅翰林的儿子,偏第二年她父亲就辞世了,她母亲又是痰症。”

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涉及两个方面:第一、宝琴的富商家庭背景、个人素质以及定亲情况。就在三年前,宝琴一家来到京城,结识了梅翰林,双方结为儿女亲家。

第二、宝琴的现状。宝琴的父亲已辞世,母亲患了痰症,不能为宝琴打理婚事,很大程度要依靠薛姨妈操持。薛姨妈委婉地告诉贾母,她事实上已成了宝琴的监护人。

客观情形也是如此,薛蝌带着妹妹进京,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等待发嫁。薛蝌母亲无法出面,好在京城有一个亲婶母,就是薛姨妈。因此,薛蝌兄妹进京并非奔着荣府而来,却是投靠薛姨妈,只不过薛姨妈住在荣府而已。

讲述了宝琴的“幕后故事”,薛姨妈静等贾母发话(读者也在静候)。宝琴既然“名花有主”,作为提问的一方,贾母的回答很关键,读者可以根据她的回话,判断她是否为宝玉求配,最起码能获悉她的真实想法。

然而,在间不容发之机,凤姐抢过话头,一跺脚说:“偏不巧!我正要作个媒呢,又已经许了人家。”

贾母于是笑问:“你要给谁说媒?”凤姐说:“老祖宗别管,我心里看准了他两个是一对!如今许了人,不如不说罢了。”贾母明白凤姐的意思,也就不提这事了。

红楼梦中的贾母为啥要问宝琴的生辰生辰?

琉璃世界

了解贾母的人莫过凤姐,她主动转移话题,将“问亲”的猜测揽到自己身上,让老祖宗稳妥地下了台阶,避免了可能出现的尴尬。贾母呢?她究竟是给宝玉求配还是另有所图?从表面看,应该是求配的意思,不然她不会探问宝琴的生辰生辰,“问生辰”是古时婚配前的必备程序。贾母非常喜爱宝琴,夜晚睡觉都让她挨着自己,而宝玉、宝琴一旦“速配”成功,宝琴就可以留下来,长期陪伴身边了。应该说,贾母发出了这一信号,而薛姨妈也顺利地接收到了。

贾母的“求配”发自肺腑吗?是因为她太喜爱宝琴,不由自主动了这个念头?或者为宝玉的婚配人选作一个备份和补充?可以确定一点,鉴于贾母的阅历,她决不会这样“冲动”。说到底,这只是一种转移、化解矛盾的手腕,贾母的“求配”不可能出自真心。

此时的贾母分明“故伎重演”,按理她应该清楚宝琴待嫁的背景。当几路外客同时进入荣府,他们各自来京的情由,用不着贾母亲自打听,凤姐肯定会向她如实汇报。也就是说,贾母对一切了然于胸,她根本无须向薛姨妈求证宝琴是否“许了人”,至于问到年庚生辰,明显在假戏真作,薛姨妈其实被忽悠了。

贾母是不是太虚伪?她对宝琴的宠爱都是假象吗?非也,贾母对宝琴的喜爱是实实在在的,正如她内心欣赏宝钗一样,但这与嫁给宝玉是两码事。宝玉是家族未来的继承人,他的婚事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作为最高家长,贾母当然希望由她自己来安排人选,并掌控贾府未来的利益走向。

看到书中这一幕,不能不感叹贾母城府之谨严、手腕之高明,她处理家务总能轻描淡写、举重若轻。可以说到目前为止,贾府的主子层除了凤姐,谁也未能看清她的真实意图,摸到她真正的底牌。

红楼梦中的贾母为啥要问宝琴的生辰生辰?

即景联诗

世上有一种灵透叫凤姐,有一种默契叫贾母与凤姐。凤姐总能通过深度的揣摩,适时地与贾母达成精准的契合,一言一行总显得那麽自然体贴、丝丝入扣,这样的“祖孙配”实在是绝无仅有。

透过表面的社交场合,我们发现背后潜藏着另一幕“意识流”:

贾母:询问个事,宝琴的生辰生辰?

众人:咦?要给宝琴小姐姐相亲了?会是宝玉吗?好好奇哟!

薛姨妈:不巧的很,宝琴有人家了。

贾母:这就尴尬了。

凤姐:哄谁呢!我给您铺个软台阶吧。

贾母:真是个通神的可人儿!666

凤姐:耶!(剪刀手)

本文來自: 紫微府 ,原地址:https://www.ziweifu.com/bazi/5706645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