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谁才是你最亲近的人?
毋庸置疑,答案是我们的父母,可是对于多子女的家庭,无疑还有兄弟姐妹。
年少的时候,和兄弟姐妹在一起,打打闹闹,一路成长,这是独生子女家庭无法体会到的天伦之乐。
可是,随着成长,少年走向成年,接着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兄弟姐妹之间,便仿佛隔了一层东西。别着急,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即便你与兄弟姐妹身上流着相同的血,可是当你们成家立业之后,关系的疏离也是必然的。因为,生活的重心变了。
从前,你们身上都没有要担负的责任,所以和兄弟姐妹在一起时,也可以肆无忌惮。
你为他们花钱,给他们指明人生的道路,你觉得,那是亲情使然。
尤其是你过得比兄弟姐妹要好一些,你出钱出力,帮助他们,因为你们是亲人。
可是这一切在你和兄弟姐妹成家立业之时,就已经开始发生了改变,别不明白。
从此以后,曾经与你打闹的兄弟姐妹,成为一个新的家庭中的一员,他/她不再只是你的亲人,也在另外一个家庭中扮演着新的角色,而你亦是。
你们身上都有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为彼此付出时,不得不考虑到自己家庭的利益,以及伴侣的意见。
而这一切,你都要学会适应。毕竟,兄弟姐妹再亲,但要与你一同白首偕老的,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或许这有些残忍,但你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如果你的能力绰绰有余,那麽要在和伴侣意见一致的情况下,对于求助的兄弟姐妹施以援手,如果你自顾不暇,还是要尽可能先考虑自己的家庭。
毕竟,兄弟姐妹也有自己的一个家庭,你们已是各自独立的两部分,相互之间可以帮助,但不能依靠。
无论是你的条件好,或者是兄弟姐妹比你强,都不能把对方的帮忙看作成理所当然的事情。
亲兄弟,明算账。
很多人正是理不清这个关系,所以把关系搞得混乱不堪,伤了和气,断了亲情,最终得不偿失。
更重要的是,还有父母那层关系的存在,见面也是尴尬。尤其涉及到父母养老的问题时,恐怕也会相互推诿,不肯承担责任。
从前年少无知,在一起的情分彻底被消耗殆尽。如若真的走到了这一步,只能说,可悲,可叹。
与其如此,倒不如独生子女的家庭,关系更为简洁一些。
所以说,再好的兄弟姐妹关系,都不要在彼此成家之后走得太近。保持适度的距离感,做到收放自如,才不会误了这份情意。
人到中年,别和兄弟姐妹走得太近!
如果彼此的家庭都过得幸福,倒也无妨。如若一方过得不好,大家聚在一起谈论起家事时,难免会出谋划策,掺杂个人意见。
如果按照意见过好了,倒也无伤大雅,如果过得不好,反而还会怪罪出主意的人。本来是好心办事,却激发矛盾,甚至还可能变成仇人。
所以,与兄弟姐妹谈各自家庭也要有分寸,不要轻易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干涉别人。毕竟都是成年人,该怎麽做,最终还是由自己来抉择。
再则,夫妻之间的事,作为兄弟姐妹也是外人,未必都能真正看个明白。
闲谈莫议彼此伴侣,不挑拨对方家庭,这是最好的分寸感。
人与人在一起,无论朋友同事也好,无论兄弟姐妹也罢,难免会出现相互比较。
从前你与兄弟姐妹在一起,比的无非是谁懂事、谁听话、谁的学习更好一些。等到各自成家后,相互比较的事情或许就多了。
兄弟姐妹未必都过得如出一辙,有人或许自己能力较强,过上富裕的日子,有人可能借着婚姻的关系,小日子经营得不错......
当兄弟姐妹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距,难免会生出嫉妒之心。要知道,这世上即使是兄弟姐妹,也不一定都愿意看到你过得比对方好。
所以无论和谁在一起,都要避免没有边界感,自己家里的事情别对外吐露那麽多,即便是兄弟姐妹,也别交往太频繁,别因为攀比最后冷了关系。
人到中年,父母逐渐老去。
兄弟姐妹所要面临的,还有共同为父母养老的问题。
独生子女的家庭,责无旁贷地落在一个人身上,或许劳累,但无可推托。
然而多子女的家庭,如果父母存在一碗水端不平的现象,难免会因为给父母养老,徒增新的矛盾。
有些人认为赚钱多的就应该多拿一些,有人认为得到父母关爱多的人,应该为父母多付出一些......这些都可能是矛盾的发生点。
所以,再亲近的兄弟姐妹,也要保持理性的思维,莫因为父母的养老和金钱问题,最终变成了仇人。
能多做的就多做一些,对方不愿承担的,也没有必要过于计较。
兄弟姐妹一场,别因为利益大打出手,也别因为钱财,成为陌路。
人性,经不起太多的考验,人到中年,尽量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别走得太近。
别让回父母家和兄弟姐妹之间的路变得太漫长,别让亲情成为一种负担。
学会看淡,学会放下,才能让自己活得轻松。
本文來自: 紫微府 ,原地址:https://www.ziweifu.com/bazi/1237054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