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数详批

“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是什麽意思?今年夏至在初还是在尾?

紫微斗数 1 0

夏至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其中的四大节气之一,其它三个分别是春分、秋分和冬至。

“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是什麽意思?今年夏至在初还是在尾?

春分、秋分和冬至是庆祝都是在庆祝,唯独夏至不是。

这是因为到了夏至,阳气到了极点,阴气就生了。

“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是什麽意思?今年夏至在初还是在尾?

这一天,太阳的直射点移到地球的最北端的北回归线上,是一年当中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

每年这个时候,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也因此最长。故而,古人这样说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意思是,这一天日照时间最长,太阳到达最高的位置时,影子最短。

我们都知道“立竿见影”,不过在这一天的正午时分,在北回归线附近的地区,太阳呈绝对(接近)直射状,也会出现“立竿无影”的现象。

“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是什麽意思?今年夏至在初还是在尾?

中国大陆设有五处北回归线标志,分平和云南的墨江。如果大家在这些地区附近或者北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封开,广西的桂回归线附近,都可以试一试哟!

古人云“物极必反”,夏至这天过后,北半球的白天就会越来越短,夜晚开始越来长。所以,古人把夏至这一天称为一阴来交,意思是说,夏季阳到了极致,一阴生,和冬至的一阳生正好是相反的。

“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是什麽意思?今年夏至在初还是在尾?

虽然夏至的时候天气照样非常的热,但毕竟是到了极点,已经出现了本质的反转。

古人喜阳不喜阴,因为在古时候阳代表君子之道,阴代表小人之道。

所以,到了冬至就会大肆庆祝,而到了夏至就不会庆祝了。

就是这个道理。

言归正传,有农谚曰“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夏至五月中,多雨又多风;夏至五月后,馒头夹着肉”的说法,那麽今年夏至是在五月中还是五月尾呢?

一、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

这年庄稼可能会歉收。农谚“夏至五月初,粮食一把麸”,说的也是这个意思。一般来说,夏至出现在农历五月初的时候,年景可能会不太好。

二、夏至五月中,多雨又多风

“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是什麽意思?今年夏至在初还是在尾?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夏至在农历五月中旬,那麽接下来的天气将会以多雨和多风的天气为主,说明雨季来了,到了汛期,大家一定要注意防范,当然这个时候下点雨,也是好事,庄稼需要的。

三、夏至五月后,馒头夹着肉

夏至如果在五月下旬,那麽当年下半年就会大丰收,平时不舍得吃肉的人们,也能吃上肉夹馒头了。

每年的夏至是在公历6月20-22日之间。

但是,在农历上就不那麽固定了,有的时候在五月端,有的时候在五月中,也有的时候在五月尾。也就是我们说的,一个月的前十天,中间十天和后十天。

今年(2022年)的夏至是公历6月21日,农历五月二十三,这个肯定是夏至在尾了。

按照古人的推断,今年下半年的年景不错,粮食会获得丰收。

“夏至五月端,年景恐有闪”是什麽意思?今年夏至在初还是在尾?

今年北方一些地区好长时间没下雨了,出现干旱的情况,比如周山老家的红薯苗都快旱死了。

老话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按古人的经验,无论之前多干旱,到了五月十三这天一定会下雨,能够缓解旱情。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农谚是古人在长期劳作总结出来的,不仅有地域性,还受气候条件变化影响,在这个地区来看有道理,拿到另一个地区可能就没什麽道理了。

所以,我们即要相信,也不要完全相信,有些时候还是需要科学,相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

本文來自: 紫微府 ,原地址:https://www.ziweifu.com/bazi/0751339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