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姓历史名人

姓名大师 2 0

在中国的汉族姓氏中,黎姓是一个典型的南方姓氏之一,而且也是分布在中国的广东省和四川省居多,是中国排名第九十二位大姓。,对此黎姓历史名人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黎姓历史名人

姓黎的名人历史上有哪些

黎干公、字体存、谥号忠贞,四川戎州(今南溪县)人,生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五年丁巳【717年】,唐肃宗上元二年辛丑【761年】擢升为谏议大夫,因故告老终养归戎州。唐代宗大历元年丙午【766年】举孝廉,二月释奠国子监,授祭酒,旋复官谏议大夫。大历十年乙卯【775年】拜任京兆府尹。大历十二年丁巳【777年】晋升兵部侍郎,后蒙冤惨遭诛杀。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780年】评反,追赠兵部侍郎、太傅、京兆郡侯,谥号忠贞,赐葬祭,命有司送柩回原籍葬,于戎州城西。因他是第一个官任京兆府尹、并被宫追封为京兆郡侯的黎氏名贤,故史书、族谱均载黎氏望出京兆,自黎干公始。妣唐氏夫人,诰封渭阳郡君,生一子:黎广。

商王族子姓黎侯国祖伊后裔黎斡【民间族谱多误作黎干】讳垣夫,777年九月后接任京兆尹多年,后任兵部侍郎,与郭子仪、杨绾、崔宽为同朝密友,妣朱氏生五子黎烑、黎燧、黎炬、黎焻、黎煟。【《广东省化州《黄竹黎氏族谱·黎氏源流迹考》……唐(朝)兴,星纬之学重,戎州黎斡通其术,玄宗时待诏翰林,擢谏议大夫,迁京兆尹,其子烑、燧、炬、焻、煟,及孙植,世守家传,历为右散骑常侍。】

姬姓黎国后裔黎文魁,在西周穆王时代任天官之职。他的后代黎干于唐武宗李炎会昌四年甲子【844年】举孝廉、释奠国子监祭酒,授京兆尹,升兵部侍郎,封京兆侯,葬莲塘水口边象形。生子黎度即江西省宁都县黎氏始祖。黎度下传六代为黎衬,生于北宋开宝元年【968年】戊辰,封京兆郡侯,为福建汀州府上杭县黎氏始祖。

姬姓黎国亡国国君靖远侯黎恭公的后裔黎玄胜,在唐玄宗李隆基时代【712年至756年在位四十五年】任御史大夫。玄胜公第三子黎致统公,在唐肃宗时代任翰林院侍讲,晋封右仆射(右丞相)。黎致统公次子黎辉武公,为唐德宗时驸马。

黎錞:字希声,北宋四川渠县宝城区宋场乡黎家山寨即状元村人,庆历三年癸未科即1403年状元及第,精通经术。宋英宗曾问欧阳修:蜀中有何名士?对曰:文学有苏洵,经术有黎錞。封之为经术博士。其后见载《荆楚黎氏族谱》,历次重修,谱面均印经术堂;


黎姓的名人知多少

黎明:宋代长沙(今属湖南省)人,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黎宿:宋代东莞县人,为人敦厚,重礼义。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黎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着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

黎淳:湖南省华容人,明朝天顺年间状元,历任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读、吏部右侍郎和工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黎淳博学多才,尤以经史著称,除参与修撰了《大明一统志》《英宗实录》《续资治通鉴纲目》外,着有《龙峰集》、《明试录》、《黎文僖集》等传世。明朝著名宰相杨廷和和杨一清都是其学生,并深受其影响。

黎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清心淡泊,用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简:清代广东省顺德县人,著名书画家,擅画山水,画法得元代四大家之妙。

黎景熙:北周河间郡莫阝县(今河北省任丘)人,善书法,知玄象,以雅好读书,著述不怠见称,官至车骑大将军。

黎靖德:宋代永嘉县(今属浙江省)人,曾任沙阳主簿。其博学能文,主持编修过《沙阳县志》,着有《朱子语类》。

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广东省儋县)人,家贫好学,常与弟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黎公真:元代时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拥戴,时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

黎遂球: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明代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省)人,明代著名诗画家,擅长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维柞:四川江津人,明末官员。


姓黎的名人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