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卓的由来

姓名大师 2 0

卓姓是中国姓氏中都是比较古老的姓氏之一,而且是在中国汉代来讲就是如此,而关于卓姓是名人最出名的就是卓文君,对此姓氏卓的由来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姓氏卓的由来

卓姓姓氏简述

卓(拼音:zhuó)姓乃人名之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277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256位。卓姓亦汉族大家庭中一古老姓氏之一; 卓姓产生于战国时的楚国,秦破赵后,迁卓氏于蜀之临邛(今四川邛崃),后其冶铁治富,富至僮千人。其后有卓王孙,卓王孙之女便是千古流芳的卓文君。


姓氏卓的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春秋末期晋国瓒侯声远,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卓声远,在《中华卓氏源流》中记载:卓得姓于周都镐洛地,属陕巩是也。周襄王二十年晋匡至周天子,命瓒侯声远附之无何魏,斯分晋别西郡,卓旺于此郡斯名焉。西郡,亦称卓邑(今山西汾阳)。

在卓声远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分封的地邑名称为姓氏,称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西春秋时期燕昭王长子瓒侯声远,属于以先祖封邑名称为氏。

卓同,在明天启四年古谱序中记载:一世祖姬质成,燕昭王长子,本姓姬,封于涿,质于赵。二世祖公曰同,赵国中大夫,为避秦仇,改涿为卓姓。三世祖……(八世)茂公,汉光武帝为太傅,封褒德侯。

战国时期,姬同为肇国中大夫,后来为避秦国因荆柯之事引发的屠杀燕国贵族之难,改以父亲姬质成封地涿的谐音字卓为姓氏,称卓同。

在卓同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封邑名称改谐音字为姓氏,称卓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西周国初期周武王属下功臣卓异,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卓异,在明天启四年《古谱序》中记载周武王功臣,将地满星,耆定后,擢封卓异。厥派又流入荆楚,为楚威王。有公子卓者,厥后子孙,遂以卓为姓焉,后裔多居宛城。

战国时期,楚威王熊商有个儿子名叫公子卓,传至其后代卓滑,以祖字为姓,称为卓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卓氏正宗。

据典籍《战国策·楚策》中记载,卓,楚大夫卓滑之后。在典籍《战国策》中,记载了齐国大夫明来劝卓滑主动出击秦国的事:明之来也,为樗里疾卜交也。明说楚大夫以伐秦,皆受明之说也,唯公弗受之也,唯公弗受也,臣有辞以报樗里子矣。不过,卓滑是个慎重处事之人,并没有听从齐明的建议。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注明,卓氏望出西河,即今山西省阳城地区。卓氏族人大多尊奉公子卓(熊卓)为得姓始祖。

第四个渊源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卓克氏,亦称卓穆克氏,世居浩齐特(今河北张家口赤城县独石口外一带)。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Jok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卓氏、童氏、王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