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数详批

易经风水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紫微斗数 55 0

1.为什么易经是西方文化难以入侵的所在?

为什么易经是西方文化难以入侵?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以全局思维,以阴阳五行相互作用等系统论、控制论来思考问题,解释万物。其是均衡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因而其发展虽然缓慢,但破坏也小,因而可持久,特别适合中国的中庸之道。

易经古有群经之首的论断,也是文人入士的必考科目。所以说易经是打开中国人内心世界、思维、文化的金钥匙,西方人也不例外。易经历来研究者众多,特别是其和万物强大的亲和力和预测功能是其长久不衰,充满活力的根基,无论是富翁还是乞丐、是当代还是过去的朝代都一视同仁,就是说其揭示的规律是普遍适用的,即普适性。

易经的普适性规律也是历来统治者锁之深宫,皇家独家享用,并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发布;但民间仍然流行,就有所谓的官方与民间之分了,官方多研究其大道,社会发展、大灾难,朝代更替等。民间则重视个人、家族的生老病死等,互为参照,共同发展。

2.易经为什么是中国文化的屏障?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基础,体现在各个方面,所以是中国文化的屏障,破译中国文化必须深研易经。国内能透彻明白的并不多,外国人就更难理解。

易经发展观,易经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原理,是运动的发展原理,这是易经的基本出发点。深入点说就是任何人、任何阶级等都脱离不了发展的关系,总有生死、灭亡的过程。封建统治者总希望自己的通知千秋万业,自然不希望大众了解研究,自然限制的就多,以莫须有名义压制,很多情况并不是易经本身的问题,而是制度、观念的问题。

五行生克原理 对于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则有五行生克原理。相生就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就是互相排斥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生克原理远较现代哲学的普遍联系原理具体的多,也有据可依。

易经 天人合一原理: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统一起来,考虑人并放在中心地位。天有天之道,地有地之道。从自然客观的角度理解,天道就是自然星空的相互引力、电磁力等周期变化或非周期变化对人产生的影响,其代表理论就是三元九运的的周期运转对人产生的影响。地之道可以归结为风水部分,就是自然环境包括山水、风、电磁等有形或无形的力或场对人产生的作用。天地人虽各有其道,但又相互对应联系的。

图1 易经阴阳

图2 易经天圆地方先天卦序

3.易经的科学重大发展历程

1)易经与二进制

在1658年,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在德国出版了《中国上考古》,详细介绍了《易经》、太极八卦的演化过程。此外,莱布尼茨在与友人的通信中也涉及了《易经》的内容。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可能受到了中国古老《易经》的启示,在1679年撰写了《二进制算术》的论文草稿,文中对二进制算术作了相当详细的讨论。而莱布尼茨又以二进制解读易经的六十四卦。阴爻-- 可以用0表示,阳爻—可以用1表示。

莱布尼茨还进一步附会八卦表示上帝七日创造世界,坤 000:为天地洪荒,万物皆空;第一日:艮 001 为上帝造天,第二日:坎 010 为天地同在,。。。第七日干 111:乃万物具备,是为主安息日。

图3 八卦生成与二进制

2)易经与DNA

1973年法国学者M·申伯格出版了《生命的秘密钥匙:宇宙公式、易经和遗传密码》,首次阐明了64个生物遗传密码与《易经》六十四卦之间的对应。由DNA三联体组成64个排列顺序,64个密码惊奇地与《周易》六十四卦圆图相吻合,其中碱基A腺嘌呤对应于少阳,G鸟嘌呤对应于太阳,C胞嘧啶对应于太阴,U/T尿嘧啶对应于少阴。

1988年杨雨善提出了《通用》密码子八卦图,以阳爻代表强型核苷C和G,阴爻代表弱型核苷U和A,64个密码子正好平均分成8组,与中国古代《易经》八卦相吻合。

1990年日本学者间中喜雄将嘌呤类假定为阴(A和G太阴、少阴),嘧啶类假定为阳(T和C太阳、少阳),应用到遗传密码表中解读易学,结果表示氨基酸的三联体惊人地与易经八卦相对应。

2002年高德按徐宏达的研究方法重新排列六十四卦序列与64个遗传密码一一对应,并按照六十四卦秩序演变规律作五种发展形态排列组合图,使六十四卦在循环往复过程中,其空间结构呈现双螺旋式排列组合。

谢文纬在2006年发表两部天书的对话-易经与DNA一书,六十四卦之间的相生、相克、相合关系以及64个遗传密码之间的相促、相抑、反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