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数详批

大六壬判断

紫微斗数 45 0

第一讲 判 断 的 原 则

一、分合。

为了方便论述,我们把壬课依所占事体分类为单一性和复合性的两种。

所谓单一型的壬课,指的是只需要回答是与否的课体。比如能否发财,能否升官,能否恋爱成功,比赛胜负等等。

所谓复合型的壬课,指的是事情比较复杂,不是单项选择这一类型的题目。在这类壬课中,有些课体涉及的方面还相当宽泛,诸如:

我这段时间运气如何?

未来找个什么样的对象?

终生仕运如何?

巴以局势将会如何发展?

总体说来,前一类型的判断相对较为简易,但在求占中遇到的机率较小;后一类型判断相对复杂,有时甚至让人不知从哪里着手,但这类事体在占问中占的比率相当大。

显然,要想会断比较复杂的事体,必须从简单的事体学起。因为所谓复合型的事体,必是由单一型的事体组合而成,只是因为组合而互相纠结包含,水乳交融,课体拿到手中,容易使人炫目,思维混乱,不知如何着手。实际上,如果我们用分析的方法,把复合的整体分成几个部分或者几个方面,化整为零,对事体的方方面面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再组合在一起,即可取得对事体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全面的把握。

所以,我们讨论壬课的判断,还应从简单的、有猜测、嫌疑的是与否中学起。

二、主次。

六壬的判断,与纳甲判断的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的判断并不是单一的就卦论卦,就爻论爻,执定一个用神,看其旺相休囚、死墓绝生即可断定整体吉凶。一个六壬课吉凶判断的主要因素,一是课体,二是类神。又因为大部分的课,类神实际上是课体的一部分,故壬课判断,以课体判断为主。

这里所说的课体,并不仅仅指元首、重审等九宗门,也不仅仅指课经中所列的六十四课课名,而在于课传组合的实质。也就是说,它把课名、类神都包含在内,囊括了天地盘、四课、三传、年命的信息。

有人会说:你这么一说,不是把六壬所有的东西都包容进去了?说了还不等于不说?在这里,提出这样一个课体涵义的目的,就在于我们以课名为中心,把其他因素包容于内。

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毕法赋》中的一百法,诸如初末引从、干支皆败等均称为课体,或称课名。

先贤立一课体,定一课名,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是多种因素的组合,有益于我们迅速发现课中的有用信息,提高思维效率,提高判断准确率。

如果一个学壬者,他比较熟悉《课经》、《毕法》,课拿到手中,他会分析出相当多的课名,这么多的课名,我们不一定全用得到,这就有个取舍的问题。

先贤张次功在《六壬辨疑》中说:

课名多有兼取,须以课象最着及所占最切者为主,其余只可参看。

卦主既得,大象判然,易所谓观其彖,思过半矣。

所谓卦主者,课名中之最主要者也。

这个最主要指的是什么呢?

不是论大象,论大象当然是九宗门为最大。必须注意,在实际判断中,由九宗门决定是否的,十课中遇不到一课。而卦主六十四课课名、毕法法则中选取,用起来多有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