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针对科学易展开讨论,其中涉及到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一事。有人指出:先天圆图和二进制的关系问题,近年来已有一些文章,依据确凿的历史材料,证明不是莱布尼茨根据先天圆图发明了二进制,而是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以后才见到了先天圆图。莱布尼茨根据二进制来理解先天圆图,说先天圆图中已包含了他发明的东西。这是莱布尼茨的理解。然而有些研究者先把莱布尼茨的理解当作了先天圆图的本义,进而又说莱布尼茨根据先天圆图发明了二进制。
这一依据确凿的历史材料, 主要是指莱布尼茨于1703年5月18日致白晋的一封信,证明莱布尼茨在发明二进制以前 (即1703年4月1日接到白晋于1701年11月4日从中国寄来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以前)没有见过先天图。其实,这种说法出自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1-1995),莱布尼茨二进制发明于1679年,早于白晋(Joachim Bouvet, 1656-1730)所示针对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以后才见到先天图的说法,笔者查阅了大量欧洲现存17世纪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文献,做了相应的研究和考证,并于1996年撰写、1998年出版了《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一书。
二、莱布尼茨在认识白晋以前见过先天图
在欧洲很多图书馆都存有比利时来华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的《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一书。可以说这本书使孔子及其学说在欧洲广泛传播,对17世纪的欧洲思想界和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本书中的缘起与宗旨部分,从第38页至第50页,共计13页对伏羲八卦图做了介绍。特别是在第42页,题为两仪。柏应理译着了伏羲八卦次序图和伏羲八卦方位图两张图。在第44页,还有一个题为六十四卦图。
柏应理所介绍的易图,内容系统,方面甚广,它不仅包含伏羲八卦次序图和伏羲八卦方位图两张图,还有周文王六十四卦图。引人关注的是柏应理在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和周文王六十四卦图中均标有阿拉伯数字1、2、3、4、5、6、7、8直至64。
柏应理,1623年5月31日出生于比利时的马林。1654年在鲁汶受刚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卫匡国(Martin Martini, 1614-1661)的影响,要求去中国。1656年随传教士卜弥格(Michel Borm,1612-1659)离欧东渡,1659年抵中国。
1681年受耶稣会中国传教会的委派回罗马向教皇汇报中国传教工作的状况和一些请求。在欧洲停留居住了10年,斡旋于法王路易十四宫廷与耶稣会总会之间,促使路易十四派出白晋等五位法国传教士首批来华。
从莱布尼茨1687年12月19日致函冯·黑森—莱茵费尔(LEIBNIZ AN LANDGRAF ERNST VON HESSENRHEINFELS)的一封信中,可知莱布尼茨于1687年12月以前在德国读过柏应理的《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
在信的第二自然段中,莱布尼茨扼要地介绍了阅读《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信中有这样一句:C'est l'ouvrage de Confucius Prince des Philosophes chinois qu'on a publié á Paris cette année. 意思是:今年巴黎出版了一本中国哲圣孔子著作,就是指《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
莱布尼茨在信中写到Fohi一词,就是汉语的伏羲。这证实莱布尼茨于1687年12月之前就已知道Fohi,见过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和周文王六十四卦图三张图。其所见比16年后白晋所出示的图还多。
三、莱布尼茨在发明二进制以前见过先天图
在比利时新鲁汶大学图书馆中存有斯比塞尔(Gottlied Spizel,1639-1691)所编著的《中国文史评析》(De Re Litteraria Sinensium Commentarius)一书,编号:3A17908。出版年代1660年,出版地点荷兰莱顿。
(斯比塞尔的《中国文史评析》De Re Litteraria Sinensium Commentarius一书封面)(从略)
在《中国文史评析》一书中第45页至61页和第156页至157页两处介绍了《易经》。在第52页至56页,介绍伏羲以龙蛇为图腾、相传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得图做八卦。同时还介绍了神农和以后的帝王,以及中国文字等。
原文中的FOHIO、FOHIVS即为拉丁文所译的伏羲。Serpentibus & Draconibus为蛇与龙图腾。XINNUNG为神农。
从第56页下段开始,斯比塞尔介绍《易经》、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干、坤、震、艮、天干地支。
原文中的YEKING为《易经》、principia为两仪、form为八卦、symbola为六十四卦、 Clum为干、Terra为坤、fulmina为震、montes为艮。
在第156页,介绍了中国自然哲学。从第165页下段开始详述太极阴阳八卦学说。
在第166页中介绍阴阳是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八六十四卦的数学模型。
在书的第170页中详细介绍了阴用断续线条 表示、 阳用连续线条—表示,两种线条的重叠形成四象、八卦、六十四卦。
原文中的YN & YANG和INYAM为阴阳、Signa quatuor为四象、Octo form为八卦、quatuor & sexaginta symbola为六十四卦。
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斯比塞尔在第167页的第一行使用了Principiis per binarium multiplicatis这样的短语,其中的binarium一词为拉丁文,英文即为binary,就是中文的二进制。可见,斯比塞尔已将《易图》称之为2的乘方和二进制。在卫匡国于1658年出版的《中国上古史》一书中还没有使用binarium一词,只是这样的叙述ex his per Yn & Yang multiplicatis figuras octo。斯比塞尔的主要文献引自卫匡国的《中国上古史》一书。
斯比塞尔是德国奥斯根堡著名的神学家,莱布尼茨与其有过较密切的交往。从1669年到1672年仅在柏林科学院出版的《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一书中就收集了莱布尼茨与斯比塞尔的12封通信。
从这些通信中可知莱布尼茨在1672年以前就已通过斯比塞尔开始全面关注和了解中国文化。他阅读的有关中国方面的书籍不仅局限于《中国文史评析》一书,如在1672年2月27日的信中〔7〕,莱布尼茨告诉斯比塞尔,他阅读了法国来华传教士聂仲迁(Adrien Greslon,1614-1695)于1671年出版的《鞑靼统治时代之中国历史》(Histoire de la Chine sous la domination des Tartares)一书,以及其他耶稣会士出版的有关中国的书籍。在信中讲述了熙朝历狱,汤若望(Adam Schall,1592-1666)因删改《崇祯历书》为《西洋新法历书》颁行,引起文化之争,惨死狱中,以及南怀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继任钦天监。
莱布尼茨在信中还特别谈到中医科学(Sinensium Scientiam Medicam),并由此比较了欧洲解剖学、化学、生理学等,以及对中医的认识。可见,莱布尼茨与斯比塞尔也并不局限于对中国哲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