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以降,关于《周易》的研究也和其独尊儒术的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一样,对《周易》中的仁义之术的具体阐释,成为后世儒学家研究的主流形式。虽然后世儒学家也把《系辞传》、《说卦传》等十翼作为其研究的参照系,但是,对《周易》所承诺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显然没有达到《周易》自在的高度。后世儒学家对《周易》穷理尽性之学则较多为注重,但由于对《周易》的以至于命之学缺少形上性的体悟,这使得对《周易》穷理尽性之学的判释也只能在形下的意义上进行阐解。我们看到,后世儒学家失落了先秦儒学对《周易》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理性进路,使对《周易》的研究和应用失落了本体性。本文用哲学的承诺推定法在推定《周易》形而中论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定《周易》承诺的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生命科学,并在与西方科学比较中,推定中国生命科学的形上性意义,由此推定《周易》暨形而上者谓之道所承诺的科学意义。
一、《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
《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在《说卦传》中有相当精辟的阐述,《说卦传》集中阐明了《周易》的主要范畴和范畴推定的价值论承诺: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说卦传》)
这两段话在《说卦传》中是为首段而且相续而发,是推定《周易》价值论承诺的重要依据。
显然,昔者圣人之作《易》也所实现的最高的价值是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为了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这一价值论承诺,《周易》是用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的推定过程,以蓍、数、阴、阳、卦、刚、柔、道、德、理、义等范畴作为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论承诺。显然,《周易》是用蓍、数、阴、阳、卦、刚、柔、道、德、理、义范畴的推定承诺着理和性的范畴及价值,以理和性的范畴即穷理、尽性推定和承诺命──以至于命的价值与范畴。可见,所有的推定是为了承诺命的价值与范畴。因此,《周易》的价值论承诺和范畴推定在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范畴推定中实现了统一。
为了能够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论承诺,《周易》认为应进一步对实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范畴进行推定,所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论承诺和推定者,卦也。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成为承诺和推定的主体方式。这使得价值论承诺和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推定在卦的方式上统一。《系辞传下·第十章》中对《易》之为书的价值论承诺和推定与主体论承诺和推定在卦的方式上的统一作了推定:
《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 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 物相杂,故曰文,文不当,故吉凶生焉。(《系辞传下·第十章》)
显然,《周易》为了能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就进一步展开了对以顺性命之理的推定。这就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进行的卦的范畴推定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天、地、人的三才之道的范畴推定出卦的范畴和方式。即把立天之道之阴与阳,立地之道之柔与刚,立人之道之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从而推定出《易》的六画之卦的范畴。把立天之道之阴与阳,立地之道之柔与刚,立人之道之仁与义,三才之道分阴分阳,即把三才之道推定为阴阳爻,阴阳爻以柔刚的迭用从而推定为卦的六位之形式。所以,六画和六位是卦的方式的推定形式。由此可见,卦不但具有范畴的推定性,也具有形式的推定性,即卦具有范畴和形式的统一。
《易》六画而成卦和《易》六位而成章的范畴推定,即《周易》的推定是以六画而成卦和卦的六位而成章承诺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价值。所以,六画与六位是卦的表现形式。对《易》六画而成卦和《易》六位而成章的范畴及形式推定成为《周易》象数理义的组成部分。
以上就是解析周易哲学与科学的承诺和推定的汇总,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一定的帮助哦!更多资讯信息请继续关注紫微府熊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