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斗数详批

易经知识中的道德修养方法

紫微斗数 35 0

《论语 述尔》篇中孔子讲:德之不修,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由此可见,圣人担忧的是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担忧的是人类道德水平的沦丧。这正是圣人仁爱之心的体现。

1、履(天泽履)为鞋、为踩,引申为实践、实行。

道德修养入手之处在于身体力行、亲身实践。修身养性在于修理自己的缺点、弱点,努力实践圣人的教诲。

履卦还有礼的意思,即孔子所讲的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礼,这是君子道德修养的基础。

《礼记 曲礼上》中讲:道德仁义,非礼不成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故孔子云:履,德之基也。

履卦(天泽)的错卦为谦卦(地山),内心谦和、心平气和才谈得到有修养。同时也只有心平气和才可以实行、实践圣人之道。故曰:和而至,以和行。

2、谦(地山谦),心中容得下大山才称得上谦虚,即人常说的虚怀若谷。

孔子云:谦,德之柄也。柄者,权柄、方法、手段之意。

没有虚怀若谷的境界,难以学习美好的品质,难以吸收别人的优点,当然也就无法增益自己的道德水准。

谦虚的人能够获得别人的尊敬,能够与人和平共处。故曰:尊而光。

谦卦初六象辞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在基督教《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第三节的登山宝训中耶稣讲:虚心的人有福,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由此更可以看到,修道的人必定是一个谦卑的人。

3、复(地雷复),回归、回复、反省之意。

道德修养的根本在于能够随时反躬自省,不断的检讨自身的缺点错误。

故复卦初九爻辞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论语》中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

孔子赞叹颜回(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不迁怒、不二过。

知错即改,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具有高度的自制力、警觉性的体现,是内在精神境界时时刻刻处于清醒状态的体现。古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没有反躬自省的精神是无法修身养性的。知错不改,甚至文过饰非,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那就非常危险了。那就失去了道德修养之根本。故此,孔子讲:复,德之本也。

小而辩于物。不放过任何一点细小的过错,对自己真诚,才能够反躬自省,不断的进步。

《中庸》讲:诚者,勿自欺也。就如同现代人所讲的,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故曰:复,以自知。进步不进步,我们自己心里最清楚,最明白。

以上履、谦、复三卦所讲的道理是因果递进的关系,宋代陆九源讲:得罪于《履》,得罪于《谦》,难以言《复》矣。没有履卦的礼与践行,无从考察是否谦虚;没有谦虚与实践的功夫又如何谈得到反躬自省,如何做到知错能改。